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台湾孔庙】见证儒学在海峡对岸的发展

2009-05-10 12:5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台南孔庙是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孔庙,它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由此在台湾岛上传播开来。

明清时期,随着民族英雄郑成功将台湾收回祖国的怀抱、大陆移民纷纷赴台拓垦和统治阶级对台湾的加强管理,儒学也随之进入了台湾,并对台湾的社会及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有“全台首学”之称的台南孔庙落成于明永历二十年(1666年),是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孔庙,也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因为在此之前,台湾没有任何比较正规的中国文化教育设施,因此,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掀开了台湾教育史的崭新的一页,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由此在台湾岛上传播开来。

孔庙内设立“太学”,时任监军御史陈永华被嗣王郑经任命为“学院”,也就是太学的主持。由此在台湾岛上,开始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最高为太学,相当于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为中等教育;乡设乡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所学内容,以讲授三字经、千字文和儒家经典为主。那时规定:“凡民八岁入学,课以经史文章”。接着,在台湾也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度:每三年州试一次,州试入选者又经府试、院试,取进者入太学;最后每三年一大试,成绩佳者即可入朝为官。

自此以后,台湾的文风初开,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播撒在台湾的土地上,并逐渐绽放出美丽的光彩。随着清朝政府对台湾的加强管理,历任的巡台长官都亲自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凡设立的府县均设立府县儒学。因儒学是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大多设于各府县的文庙(即孔庙)内,所以孔庙就成为儒教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台湾的孔庙中,最著名的就是台南孔庙和台北孔庙。

台南孔庙恢弘庄严,大成殿是全庙的建筑中心,大殿内主祀孔子的灵牌,正上方悬有数块横匾,多为历代皇帝所题。与一般的神庙不同,孔庙的大成殿内只有神位,没有神像,更没有香烟缭绕,酒肉陈杂的现象,充分体现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特点。后殿为崇圣殿,祀孔子五代神位,整个孔庙的建筑风格和配置,与内地的孔庙别无二致。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台南市政府都在孔庙内举办盛大的祭奠,前来参典的官员、商贾、市民等近万人,祭奠之盛不逊于台北孔庙。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