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国画文物精品,展现中国绘画艺术(五)(4)

2009-08-08 13:53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芦花寒雁图》是元四家之一吴镇的作品。萧瑟秋风中,芦荡随风起伏,秋雁振翅飞动,一个坐在船头的渔父正饶有情致地仰观天空,体会着人生的惬意。

《芦花寒雁图》是元四家之一吴镇的作品。萧瑟秋风中,芦荡随风起伏,秋雁振翅飞动,一个坐在船头的渔父正饶有情致地仰观天空,体会着人生的惬意。

吴镇一生画过很多渔父图,有立轴、横幅、册页,形式多样,他笔下的渔父皆在明净清寂的山水中悠然自得。天空水阔,轻舟一叶,意境或开阔或幽深,这些作品实际上都寄托了吴镇孤高隐逸的思想。

文人画的另一个特征,还表现在对笔墨形式的独立追求,从北宋苏轼将画画当作一种文人的墨戏开始,笔墨就成了文人画中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因素。到了明清,笔墨的好坏甚至成为品评文人画好坏的第一标准。“作画第一论笔墨”“文人之画不在蹊径而在笔墨”等等,都是对文人画中笔墨的讲究。

董其昌八十一岁时的作品《关山雪霁图》是一幅在用墨上很具文人特征的作品。整幅画布局严谨而气势磅礴,用笔仓劲老辣,墨气浑厚。董其昌作为明代末期文人画坛上的巨擘,他的画以柔润、清秀为主,用笔婉转藏锋、留得住笔,所以线条看上去沉稳生拙,外柔内秀。因为他的更大长处是用墨,因此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上,有所谓“用墨不必远求古人,能得董氏之意便超矣”的说法。意思是谁能学到董其昌用墨的方法,他的画就非同一般了。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文人画最具有文人气质的特征,这四者的缺一不可构建了中国文人画鲜明而深沉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人画的传统里,对诗书印画的结合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追求,这其中蕴含着极为深厚的美学内涵。诗书画印集于一件作品之中,展现了文人画家的艺术才情,多种形式的取长补短,更是为今天留下了众多的不朽之作。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绝无仅有的。

书法与绘画因为在工具材料以及审美趣味上的相似性,决定了二者的结合具有先天的优势,作为能书善画的文人,在作画时不自觉地引入书法元素,既可以丰富画面层次境界,还能表现文人的细致与飘逸。而自宋代兴起在画面题字之后,书法在绘画中的地位便愈加的重要。挥洒的狂草配上写意的水墨,二者相得益彰,形成画面和谐的形式美。

书法的引入绘画,为诗与画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文人画家将诗的意境引入画面,丰富了作品的精神内涵。宋代文豪苏轼可以说是诗画结合的倡导与实践者,他强调绘画抒写主观情感的功能,主张诗画相融相通,要求作品有诗的境界,物象有生动的精神。“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这是人们对中国画最高的评价。

印,即印章。原本只是作为制作和收藏的标记出现在绘画作品中。随着文人水墨画的发展,为了避免画面色调的单一、沉闷,朱文印便出现在文人画中,并逐渐成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印与画的进一步结合,为了画面形式的和谐统一,印章也越来越重视字体、刀法与风格,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对于中国的文人绘画来说,诗书画印的结合使作品表现更加完整,画面更具个性特色,这也成为文人绘画的标志性特征。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将诗、书、画、印四者结合得非常完美的文人画家之一。他自小学习治印,扎实的治印基础,成为了他日后自创风格的条件。他主张“自从书法演画法”,使清末画坛因他的存在而熠熠生辉,他画中的“金石气”体现出斑斓、苍莽的气格、神韵外,还表现出了天真、烂漫的风采。吴昌硕以花鸟画为主,兼及山水、人物,其凌厉的笔势,融意向、骨气、韵致于一炉,创造出一个自然、雄放的画风。中国文人所追求的理想,在他的画中得到了某种体现。

历史的脚步匆忙走过,而时间的流逝已经让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今天无论是宫廷绘画、文人画,还是民间绘画都被珍藏于博物馆中而成为后人尊奉的经典。 它们所具有的典雅、高贵、妙曼、飘逸和率真的文化精神超过了历史的尘封,在当代文化活动中生生不息。

民间画工、宫廷画师与文人画家,曾经以各自不同的技艺和方式宣扬自己的个性面貌,饯行自身的精神信仰,共同构成了中国绘画的三种文化形态。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交融,又个性鲜明地独立在彼此的文化空间里。三者共同建构了中国绘画完整的文化生态,共同演绎出中国绘画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责任编辑:多宝阁)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