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国家宝藏(二十一):护宝奇兵

2009-11-28 11:31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近十年来,田野、古墓石刻盗窃案件逐年上升,由于大部分石刻和古墓远离城镇,基本上没有监控措施,致使盗掘案件频发,如何使田野文物避免被盗掘呢?

经过数百次的实验,一种地波探测报警系统横空出世。

地波探测报警系统就是在在各个防区内埋置悬浮磁钢式探测器,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只要有人在保护区内进行挖掘,就可以立即引发警报,就在试验的关键时刻,陕西部分地区盗墓案件又频繁发生,这种系统能有效的预警盗墓的发生吗?一场无声的较量在汉唐帝王陵展开……

2008年8月6日,陕西乾陵博物馆承办了一次“唐代胡俑”专题陈列展,博物馆精心挑选了100多件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出土的胡俑,其中不乏一些国宝级的文物,精美的文物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然而,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宽阔的展厅里几乎看不到保卫人员的身影,难道他们不怕这些文物发生“意外”吗?

其实,在博物馆不远处的一间屋子里,几名保卫人员正通过电视监控系统密切注视着陈列室里的文物。多角度的摄像探头,分布在隐秘角落里的红外和微波报警器,正在全天24小时“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物。这些高科技报警系统成了博物馆一道隐秘的防护线。

然而,博物馆报警防范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报警器发展到今天的高科技监控系统,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50多年前,报警器带着一种神秘色彩,第一次出现在一次特殊的展览会上。

1958年,公安部在北京举办了一次“技术革新”展览,要求各省市公安系统的技术人员要有新的科研成果参展,北京市公安局十三处的技术科也接到了这样的通知,当时的技术科长紧急召开了会议,强调要推陈出新,特别提出了几项原则。

专家杜绍鎔说:第一个原则,就是我们搞的这个东西尽可能要填补我们国家的空白,要没有的,他说人家已经搞出来你再搞没什么意思了,这是第一个原则。要填补国家空白。第二个原则,就是将来搞出来以后我们能够进行推广应用,你说我是填补国家空白了,到时候不能使用,这个就没意思了,这是第二个原则。第三个原则是就是我们现在的技术和器材能够解决的,你说你现在提出的方案器材解决不了,什么都解决不了,那不是空的吗,所以咱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而且时间要快,因为你没几个月就要展览了,所以后来,研究来研究去从我们搞电子的角度来讲,说咱们搞报警设备吧。

于是,技术科的技术人员在既无资料又无经验的情况下,经过半年的研制,推出了“开关报警器”、“声控报警器”、等四个不同技术类型的报警器,并参加了当年公安部举办的“技术革新”展览。

杜绍鎔:四种类型的报警器就拿到公安部展览去了,公安部把它作为什么呢,作为一个好像秘密的展览,展室不是公开对外的,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比如几级以上的干部才能参观。所以说,像有的首长参观以后一拉开门一响,吓一跳,哎哟这个好,这个犯罪分子一撬门的话就报警了,这是一个,再一个就是说话声音大也报警了,这个也显示出来了。

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加上人们对报警器的技防性能还缺乏了解,所以,报警器研制成功后,如何在社会上推广成了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

杜绍鎔:报警器弄完以后原来说的是要进行推广,后来研究来研究去去哪儿推广啊,百货大楼那时候不是有仓库吗,有仓库,咱们看仓库能不能安装这个报警器,结果跟仓库一讲,仓库保管人员说不行,你们这个又要安装什么探测器,又要值班室,又要有人值班,这个不行。

在经历了多次碰壁后,技术人员只好将报警器搁置起来。然而,一年后,一起发生在故宫的盗窃案,使人们忽然意识到了报警器的重要性。

1959年8月15日,故宫珍宝馆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起文物盗窃案。

一名盗贼利用展馆展品没有防范措施的漏洞,盗窃金册、金盆等珍贵文物后逃之夭夭。事后经过多方努力虽然破了案,但金册被毁,造成了文物的巨大损失。于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亲自批示,要求公安系统采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方法,提高故宫的技术防范能力。

于是,北京市公安局决定尽快为故宫珍宝馆研制一种安保报警器。

1960年1月,由童光耀、何起蛰、杜绍镕等工程技术人员研制的全电子管式声控报警器研制成功,并秘密的将报警器分三路安装在珍宝馆的三间陈列大殿。而声控探测器的终端控制机是一个长约1.5米、宽1.米、高约1.1米的庞然大物。

这是我国博物馆第一次安装使用电子防盗报警设施。

为了安全起见,报警器在安装调试时都选在了夜晚进行,就在人们对这件略显笨重的报警设备持怀疑态度时,1962年4月,也就是报警器安装两年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杜绍鎔:有一天晚上也就是4月16号,突然间,报警器的这个声音特别大,就是平常没有这么大声音,也特别乱,值班人员一想,这么大声音,别是这个机器爆炸了,啪 就把这机器给关了,关了以后他也挺聪明,一想不对,这个关了什么音也听不见,又开开了,又开开了以后,一听还是乱七八糟的这么响,响了大概不到15分钟,忽然又鸦雀无声,他说这个不对,平常没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不是一般的现象,那怎么办呢,我得到现场去看看啊。

当值班人员来到珍宝馆其中的一间陈列大殿时,果然看到一个人正在盗窃文物,值班人员没有打草惊蛇,在秘密监控的同时立刻报告了公安部门。很快,公安人员将窃贼抓获,经审讯,这名惯犯共盗窃皇后金印等9件珍贵文物,仅盗窃黄金的重量就达近50斤。事后,这名惯犯对盗窃文物的事实供认不讳,据说,他曾经问过公安人员一个令他困惑的问题,那就是,他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公安人员笑而不答。

故宫珍宝馆抓获盗贼的事很快在工作人员中传开。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