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安德义德行卷——劝学篇解读(三)

2009-06-06 10:5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安德义
安德义的德行卷劝学篇是解释儒家经典著作,弘扬儒家思想文化的一部作品。

【原文】

9、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③,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篇》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4岁。子夏家境清寒,但他是一个讲究气节的人,具有临难不苟,临危不惧的气概。  ②贤贤:前一“贤”字作动词,尊重的意思;后一“贤”字作名词,指有才德的贤人;“贤贤”意思是尊重有才德的贤能之人。易:变易,改变。色:即脸色。“易色”即改变平日随意的脸色,使之显得庄严肃穆。  ③事:作动词,侍奉的意思。

【翻译】

子夏说:“尊敬贤德,态度端庄严肃。服侍父母,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能够献身;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说他从未学习过文献知识(或者没有文献知识方面的学问),但我也仍认为他是有很高学问的人啊!”

【解读】

本章亦是谈劝学的具体内容--“敬”“孝”“忠”“信”,四德。

一个人面世做人,不可不慎,前四句并列,一气呵成。子夏谈的是对待四种人应掌握的尺度和标准,①贤德之人,②父母,③君主(或是上级),④朋友。对贤德之人,要恭敬虔诚,面部表情要庄严肃穆,不要嬉皮笑脸,吊儿郎当。对父母,应尽孝道,讲究尽心,心到即可。对君主讲究尽心竭力,“能致其身”,事君以忠。对朋友讲究“言而有信”。恭敬、尽孝、尽忠、守信,对四种不同的人都要真诚、恳切,不可造次,不可虚伪。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强调生活是做人的第一位老师,做人是第一要事,人做好了,即使是没有读书,也可以被认为是有学问了。《红楼梦》有联:“世事练达皆文章”,这“练达”,谈的就是做人。恭谨待人为学问,世事练达便可成文章。先圣古贤都是将“做人”作为第一要义,摆在任何学问之前。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