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0、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③,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④,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篇》
【注释】
①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小孔子48岁,孔子的学生。干:求。禄:官吏的俸禄。 ② 多闻阙疑:多听一些,有怀疑的地方暂时搁下。阙:通“缺”,有保留,回避的意思。 ③ 阙殆:和“阙疑”同意。上文作“阙疑”,这里作“阙殆”,“疑”和“殆”是同义词,“互文”见义。 ④ 寡尤:少犯错误。寡:少。尤:过错。
【翻译】
子张求教有关谋官从政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地方,谨慎地说出,这样就会少犯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的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谋官从政的机会也就在其中了。”
【解读】
子张生平未谋过一官半职,仅仅只见过一次鲁哀公。他在孔门中是一位才高意广、自视甚高的人,有些偏激,言辞尖刻,好做形式上的模仿。与子张相反,曾参性情温和,为人敦厚。他批评子张说:“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子张篇》)。”但子张也有博爱容众之心,他勤学好问,问行、问政、问仁、问“干禄”。孔门授徒,目标之一是做官,“学而优则仕”,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孔门弟子并不忌讳公开讨论“干禄”“为政”之事。孔子针对子张恃才傲物、高谈阔论的缺点,说:“多听不同的意见,保留有可怀疑的地方,谨慎地说出自己有把握的一部分,那就少犯错误;多观察,保留有可怀疑的一部分,那就少后悔。言行不错不悔,官职俸禄不求自至,就在其中了。”“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这是对一个社会成人而言,尤其是官场宦海,或外交场合,多听少说,多看慎行,有可怀疑的地方予以保留,保持沉默,这是一条谋官从政的千古定理。但这一原则却不适合弟子学习,做学生时必须“切思而近问”,有疑多问,学习时,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就不能“阙疑”“阙殆”,而应该“释疑”“释殆”,在工作时应该“敏于事而慎于言”,而不应该“慎言”又“慎行”。表面上看“敏于事”和“慎行其余”,以及“阙疑”“阙殆”和“切思而近问”互相矛盾,孔子教弟子,因材施教,因运用场合不同,运用对象不同,因此所教内容不同。
这段文字,对偶十分工整,“多闻阙疑”和“多闻阙殆”、“慎言其余”和“慎行其余”、“则寡尤”和“则寡悔”,两两相对,十分整齐,俨然后世骈赋文之滥觞。前面“子张问干禄”散句发问开头,末尾“禄在其中矣”散句照应收尾,也自然谐调而有趣。
【原文】
11、不可乘喜而多言,不可乘快而易事。多言最使人心志荡流,而气亦损。少言不惟养得德深,又养得气充,寤寐亦安。慎言语养德之大,节饮食养生之大。
《省心短语》
【翻译】
不能因高兴而多说话,不能因快乐而改变主意。多说话最让人心志飘浮放荡,随之精气亦损伤.少说话不仅能涵养深厚的品德,又能涵养充足的精气,睡觉也安稳.说话谨慎养得德大,饮食节俭养得寿长。
【解读】
本章谈多言与少言之利弊。多言荡志损气,少言养德养气;多言者轻薄浮躁,少言者沉着宁静;多言者银,寡言者金;寡言者养德之大,多言者失德之深。所以吕坤说:“不可乘喜而多言,不可乘快而易事。”
(责任编辑:慎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