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儿女四方聚山麓 享天伦阖府过大年(10)
2010-02-01 11:26
每当在年三十的晚上,无论是我和弟弟两人,还是与兄长们在一起,久别相逢,也难得相逢,便会感慨颇多,大家在一起总要聊到深夜,有时鸡叫头遍了还
每当在年三十的晚上,无论是我和弟弟两人,还是与兄长们在一起,久别相逢,也难得相逢,便会感慨颇多,大家在一起总要聊到深夜,有时鸡叫头遍了还无睡意。“天亮喽,还在叽里咕噜。”母亲2觉睡醒了,听到还有人讲话,便嗔怪一句。虽说快乐,其实都很疲劳;虽说疲劳,但是每个人又都很愉快。因而睡得都很晚,第二天的早上也都起来得晚,早饭也就吃得迟了。大年初一早上,第一拨孩子们的拜年队伍才走,“赶快吃饭”,母亲或者是弟弟喊一声,我们便抓紧洗漱、吃早饭,准备迎接陆陆续续的给父母拜年的大部队。记得有几年的大年夜里,谈天说地打麻将,通宵达旦。年初一的早晨,有亲戚邻居来拜年了,这才结束大年夜的所有庆祝和娱乐活动。
在那个岱山脚下的小村寨里,父母是德高望重的人,年龄最大,辈份也高,人气指数最旺。大年初一早上,三叔、四叔家的儿女辈、孙子辈还有很多同村、邻居家的孩子,都早早地从东施大村庄汇集到西施小村庄来给父母拜年。母亲或者是弟弟,每年如此地拿出4个蓝边大碗,分别装满花生、瓜子、炒米糖、方片糕,或者其他什么糕点,规规矩矩地摆放在大桌子上,等着前来拜年的大人小孩。
只要到了冬天,母亲嫌冷,总是在起床后就系上蓝棉布围裙,晚上睡觉时去掉,一个冬天不离身,大年初一也不例外。拜年的人来了,母亲就到东面弟弟的卧室里面拿些弟弟买的、或者是大哥从上海带回来的、也有时是我们从县城带回去的水果糖。母亲把糖果装在拢起的围裙里,左手抓着围裙,右手捏起糖果,分别散给站在墙角边、桌子边、板凳边的侄儿、侄女、侄孙子、侄孙女们。也有不少是东施大村庄里的其他孩子,他们在懵懵懂懂的时候,有来拜年的意思,也有的就是冲着“西施余家”那几块水果糖而来的。整个生产队没有第二家有那样的糖果吃。山里的孩子,农产品不太稀罕,那水果糖块花花绿绿纸壳上的“大白兔”、“孙猴子”、“猪八戒”,或其它飞禽走兽的画面,或类似于现在的各种卡通图案,着实吸引了童心无忌的天真烂漫的孩儿们。
宁冇一村,不冇一户。母亲会一个人不冇地把糖果散发给所有来拜年的孩子们。如果有哪个孩子能甜甜地喊一声“二妈,新年好!”“奶奶,新年好!”母亲便十分开心地一笑,再奖赏他一只糖。其他孩子看到了这个小窍门,也都一个比一个大声地喊一声。母亲笑着,“好、好、好”地应着,每人再追加一只糖。孩子们满足了,抓起糖果瞅瞅上面的图案,相互比划着美滋滋地对笑一下,撕开一只撂到嘴里。心满意足后就接二连三地喊着“二妈在家”、“奶奶在家”,便一窝蜂地跑出门去,继续着他们快乐的拜年旅程。那个时候,农村孩子不会说“再见”,更不知道“拜拜”、“沙扬娜拉”和“飞吻”,他们告别时就是山寨语言——在家。
大年初一,天寒地冻。岱山的大山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岱山脚下,孩子们花花绿绿的棉袄,女孩子们头上戴的花纸、红丝带的红蝴蝶,在西施村庄的小塘埂上舞动着,成了每年大年初一早上一道靓丽的山寨风景。
家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