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盼儿女四方聚山麓 享天伦阖府过大年(8)

2010-02-01 11: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一般情况下这些细活全属于后勤组的,其他的富余人员也有安排。父亲早几天就在西厢房的抹角拐子里摆好了大方桌和4条板凳。中午吃完年夜饭后,上班
    一般情况下这些细活全属于后勤组的,其他的富余人员也有安排。父亲早几天就在西厢房的抹角拐子里摆好了大方桌和4条板凳。中午吃完年夜饭后,“上班啰——”,父亲点上一支烟吸一口,笑着喊一声,和母亲一道,带上儿子或者是儿媳妇便打起了麻将。这是那个年代春节时的主要娱乐方式。
    早几年的时候,家中没有电视看。有一年,二哥带回来一台手提式收录机,摆放在家堂上,磁带一转,乐音悠扬。二哥说,“全是世界名曲”哩。可是,那贝多芬、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肖邦、莫扎特……的西洋东西,对大字不识一个的父母是没有吸引力的。父母说:“哪有麻将玩得开心哦!”我们大家也都在忙碌着、喜庆着、享受着,怎有心情凝神沉静下来,去聆听“D大调奏鸣曲”的激越昂扬呢?去感悟“命运交响曲”的悲怆苍凉呢?
    馄饨包好了,五六圈麻将结束了,天才上黑影子,全家就又开始共进晚餐了。早几年里,这顿晚饭就单一地吃馄饨,随着生活的渐渐好转,随着时代的改革开放,多数情况下,只要有人提议搞两杯,多数人会一起响应。于是,母亲或者是弟弟、弟媳就去做几个菜,我们再围在父亲身边陪他喝几盅酒。绝不是为了自己的过过酒瘾,完全是在享受、品味金山银垛也不换的合家团圆。晚饭吃馄饨只是简易的,因为中午的年夜饭刚丢碗,还不饿,只是过场的形式而已。围着父母全家人聚在一起,喝两杯酒,品几口菜,谈谈心,拉拉呱,就是在找寻新年里共进晚餐的和谐、惬意与天伦之乐。
    放焰火
    暮霭像帷幔一样徐徐降落,山寨里慢慢地对面见不到人了。远远近近的村庄中还有零零星星的人家在手忙脚乱地鸣放着吃年饭的炮竹,我们家大年三十的全部议程已经大功告成了。这时候,小家伙们更为期待、盼望的时刻到了。弟弟把准备好的烟花拿出来,我也将在县城陪余鑫买回去的装各色烟花的纸箱子搬到大门外的洋槐树下,让小家伙们挑着、拣着,分别抓在手上、摆在地上、拴在树上、吊在晒衣服的铁丝上,相继点燃。这时候,小家伙们也赶快拉着姥姥奶奶,簇拥着我们,去鉴赏他们明亮欢快、激情四溢的作品。全家人一齐站在大门口,美滋滋地欣赏着、评价着、惊呼着,共同分享着耀眼的刺花中那闪烁不尽的新年的喜悦和欢乐。
    守岁
    相当尽兴了,一切收拾停当。小弟把所有的水瓶烧满开水,然后把煤球炉子拎到西厢房抹角拐子的麻将桌子底下。麻将桌面很快就暖和起来了,屋内立即暖融融开来。父母又带上自告奋勇的儿子、儿媳继续下午的砌长城。更多的人则是把门窗关起来,尽可能使屋内暖和一点,然后,把核桃、白果、开心果、瓜子、花生、糖果、糕点等洋货物、土特产,统统堆放在家堂前的八仙大桌子上,沏上茶,吃着、喝着、聊着。聊各自的工作,聊各自的生活,聊各自的家庭,聊今后的打算,或者是相互提些建议。但是,聊得更多的大都是谈对人生的思索,对生活的感悟,在忆苦,在思甜,在感慨我们这个大家庭“从昨天走到今天”的巨大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父母的身体一直非常健康,小弟虽然还在农村,但是毕竟也算安居乐业了。我们兄弟姊妹各自的家庭、工作、生活都较安逸,而且有蒸蒸日上的态势,因此,所有聊天的内容,喜悦、乐观、向上的成份包裹了全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