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儿女四方聚山麓 享天伦阖府过大年(6)
2010-02-01 11:26
在一旁观摩的其他孩儿们吓得目瞪口呆。当转眼发现他们的大哥哥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只是变成落汤鸡了,才醒过神来,便又相互看看,幸灾乐祸地快活起
在一旁观摩的其他孩儿们吓得目瞪口呆。当转眼发现他们的大哥哥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只是变成落汤鸡了,才醒过神来,便又相互看看,幸灾乐祸地快活起来,捶着大腿、扑着屁股,跳着、乐着。笑得前仰后合,笑得人仰马翻,乐得捂着肚皮,乐得眼泪汪汪,乐得脓鼻拉呼“流过了河”。
贴春联
大年三十的清晨和上午,我的任务是专职的文职工作,用钢锯条磨成斜口的小刀,防止磨手,就用细线把破布缠绕在刀柄上,镂空刻制贴在门框上的五福子。我的篆刻技艺就是在这时候启蒙自学的。(一笑)把1张红纸裁成32张,再找一张旧的五福子蒙在上面做蓝本,没有订书机,就用母亲缝补衣服的针线在四圈粗针大线固定一下就可以篆刻了。如果怕上午的时间来不及,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点地干。为了这个每年里万无一失的喜庆,我会忙到深更半夜,浑身冻得像水浇的一样而毫不倦怠。五福子制作成功了,早饭以后,我便带上笔墨红纸,到东施大庄子上帮三叔、四叔、五叔家写门对子,也有不少人家主动拿来红纸让我写的。帮他们写好后,我便立即回到西施小村庄自己的家中,写自己家的春联。时间太紧,写好后几乎不等到晾干就要贴上。五福子贴上了,春联贴好了,还要在鸡笼上贴“鸡鸭成群”,在猪圈的栅栏门边贴上“肥猪万担”。这是约定俗成的词语。现在想来倒有几分滑稽,“鸡鸭成群”是可以做到的,“肥猪万担”是顶级的大跃进年代的口号,过于夸张了,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纂来的词。在我慢慢地不再是生瓜蛋子的时候,就把词改写成了“五业兴旺”、“六畜满圈”了。很实在,而且富含乡土气息。
父母的床框上分别贴上“身体安康”,别的床边一律贴上“身体健康”。家堂上、锅台上、碗橱上、箱子上、柜子上,一律都将大大的“福”字倒贴在上面,这是祈盼“福到”了。
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极其渺小的,我们只能以香客般的心态去祷告上帝、老天爷,让他们赐恩降福、普济众生了。
大小不等的窗户上面和所有的门头上都贴上了五福子,所有双扇、单扇的大小门上都贴上了春联。茅草屋顶、水泥瓦围成的屋檐,参差不齐的土墙、高低不平的小窗、门槛两头有门栏窝的双扇大门,红彤彤的五福子和门对子“疏能跑马,密不透风”地画龙点睛地点缀其间。瞟眼一看,就会油然而生饱经沧桑的古典美的赞叹,甚至会联想到“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苍凉、粗犷。那种敦煌壁画似的凄美、古拙、野性的毫无雕琢的自然美,堪与张贤亮“华夏西部影视城——镇北堡电影基地”相媲美哩。(一笑)张艺谋知道了,一准会拍板将此作为新的影视基地了。(大笑)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那红彤彤的春联,那飘悠摇曳的五福子,淋漓尽致地彰显着“西施余家”阖府过大年的喜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门头上五福子的红旗招展,在极力地兆示着——“西施余家”明年又是艳阳天。
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