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国家宝藏(二十四):薪火传承(2)

2009-11-28 10:35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大克鼎、大盂鼎与毛公鼎——这三件青铜器里的“王中之王”,以其瑰丽的造型、凝重的气度与精绝的工艺,令观者为之倾倒。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五

大克鼎、大盂鼎与毛公鼎——这三件青铜器里的“王中之王”,以其瑰丽的造型、凝重的气度与精绝的工艺,令观者为之倾倒。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五十多年前,三件国宝中的大克鼎和大盂鼎,曾经静静地藏在古城苏州一户人家的地下,深深地掩埋于一条幽静小巷的大院深处,躲过了日军的劫掠。那么,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坎坷命运,又是如何被博物馆收藏的呢。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一个叫“盂”的大臣而得名。在地下沉睡了将近三千年后,清朝道光年间面世,后来几经辗转,于同治年间为左宗棠拥有。由于军机大臣、金石收藏大家潘祖荫曾经对他有搭救之恩,作为报答,左宗棠将大盂鼎转赠给了潘祖荫。

而大克鼎,铸造于距今2800多年前的西周孝王时期,重达201点5公斤,清光绪中期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

大克鼎是专管周天子饮食的膳夫“克”,用来祭祀先祖的重器,大克鼎腹部内壁铸有长篇铭文,字体奇大,字迹端庄质朴,笔画遒劲,是罕见的金文书法杰作。全文布局规整,也是研究西周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大克鼎出土后不久,由潘祖荫重金购得,成为潘氏传家之宝。

潘家是苏州望族,家藏丰富,“滂喜斋”内专藏珍本书籍,而“攀古楼”则专藏青铜器,潘祖荫得到大克鼎后,曾镌“宝藏第一”之印。

上世纪20年代,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成为潘氏家族大量珍贵文物的看护者,为妥善保护它们倾注了大量心血。

抗日战争期间,潘达于在家人协助下,将包括大盂鼎、大克鼎在内的家藏珍贵器物深埋地下,书画及部分古董则安放在隐蔽的隔间中。由于安排周密,尽管日军多次上门翻查,威逼利诱,却始终未能发现这批珍宝,它们安全地度过了那段战争岁月。

1951年7月,也就是上海博物馆成立的前一年,已经从苏州移居上海的潘达于,致函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捐献了家藏大盂鼎、大克鼎以及其它珍贵文物二百余件。

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上海博物馆以大盂鼎等125件馆藏珍品予以支援,大盂鼎从此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潘达于向上海博物馆无私捐赠珍贵文物的义举,令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大为赞赏,他特地颁发 “褒奖状”称赞道:“潘达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为祖国历史名器,六十年来迭经兵火,保存无恙,今举以捐献政府,公诸人民,其爱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发扬新爱国主义之精神,至堪嘉尚,特此褒扬。”

自1952年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海内外众多收藏家持续不断地向其捐赠了大量珍贵文物。正如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汪庆正所说的那样:“没有民间收藏,没有收藏家的捐赠,就没有今天的上海博物馆。”

如今,上海博物馆已经拥有等级藏品12万多件,参考品80多万件。

以上海博物馆等省市博物馆的兴建为代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

1956年11月,安徽省博物馆成立,被文化部选定为全国四所地志性博物馆之一,陈列着大量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的馆藏文物,文物共达22多万件。

1958年9月,刚刚成立两年的安徽省博物馆,迎来了一位极为尊贵的客人。

苏东海介绍:1958年处在大跃进高潮中,毛主席为了开北戴河会议,到南方去视察,路过安徽在安徽博物馆呆了好几个小时,仔细地欣赏了一些文化精品,  看得非常仔细而且兴趣很浓厚。在这么匆忙的情况下,他能拿出好几个小时来  静下心来看这个博物馆,这还是很少的。

9月17日,正在兴致勃勃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毛泽东,意味深长地作出了这样的指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

苏东海介绍:大跃进博物馆建设也放卫星,有一个县放卫星,一个礼拜建了90座博物馆。有的是村村都建博物馆或者陈列室,几个月之内建了有15万个博物馆。那就无所谓博物馆了,挂个牌就算博物馆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没有去看这样一些挂牌的博物馆,而专门看了这个博物馆。所以在他的心目中  博物馆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大跃进的。

当时,我国领导人对于博物馆事业的重视程度,通过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可以窥见一斑。

就在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12天前的9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在首都建设国庆工程。这项计划包括10个大型项目,因此又被称为“十大建筑”,其中就有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博物馆。

在短短的10个月内,“十大建筑”便高质量地完成了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

苏东海介绍: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革命军事博物馆这三大馆的建设是全国在1958年博物馆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北京十大建筑重中之重。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位居天安门,比军事博物馆更加重视。军事博物馆  我们是调动全军委,调动全军的展品、调藏品建设,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是从全国调转,所以全国的省级博物馆的精品都在那时调到了这三大馆的。

截止到1966年,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文化系统的博物馆已经发展到160个。

然而,从1966年开始,许多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以及出版物,被诬为“封资修”的“黑货”,珍贵藏品也被列入“四旧”,这给中国的博物馆事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周恩来总理顶着巨大压力,为重建博物馆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陕西省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经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1100多年,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

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在西安参观设在碑林的陕西省博物馆时指出:陕西文物丰富,展室狭小,在适当时候新建一个博物馆,地点可以选在大雁塔附近。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